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百岳」標籤的文章

大霸群峰-大霸尖山

圖片
大霸群峰-大霸尖山 大霸尖山海拔3,505公尺,山勢磅礡有世紀奇峰之美譽,為泰雅、賽夏兩原住民族的聖山。大霸尖山與中央尖山、達芬尖山為台灣百岳的三尖。由大鹿林道東線步道進入,經馬達拉溪登山口、九九山莊宿營可達加利山(百岳86)、伊澤山(百岳53)、大霸尖山(百岳28)及小霸尖山(百岳36),共四座百岳。 聽來四座百岳就這樣輕鬆拿到?是這樣嗎?先簡單說說這次走大霸群峰60公里的感想 大鹿林道20公里: 去程時感覺林道都是平路,邊走邊聊天、幾個小時就走完了。 回程時的感受卻翻轉…怎麼會有那麼多上坡呀~ 馬達拉溪登山口到九九山莊-4K: 和剛剛20K相比,雖然這段路才短短4K,但腳力在剛剛已經有點消耗,這4K上坡走來有點難度、吃力 九九山莊到3050高地: 陡上…幾乎全都是上坡… 3050高地到大霸尖山: 會經過兩次下坡又上坡的路況…昏…(想想下山時,又是上上下下) 大霸尖山天氣狀況: 過了中午就起霧

台灣第一高峰-玉山主峰

圖片
玉山主峰,暌違了17年~ 去年,我們這個在公司的小社團邁入了第十年,決定讓大家更進一步親近自然、欣賞台灣山林之美,我們造訪了位於花蓮玉里的 瓦拉米步道 。並決定今年登上台灣的最高峰-玉山主峰。 行程的規劃,考量成員中大都是新手、沒有自己背重裝爬高山百岳的經驗,所以還是找了商業團協助打點一切,讓大家能比較輕鬆的登上玉山主峰。 在排雲山莊改建前就曾爬過玉山幾次,遙遠的記憶中對於申請排雲山莊似乎不是問題。沒想到現在的排雲山莊這麼難抽?此行我們由六月持續抽到八月,歷經了5次終於在農曆七月的第二天抽中排雲山莊~但,觀查每次截止前的中籤率,次次都個位數字,連農曆七月時依舊如此…

小觀音山群峰O型

圖片
在小觀音山主峰眺望小油坑、七星山主峰、東峰 幾年前造訪過小觀音山,之後一直想在去。不過,是想趁杜鵑花花季的時候上去。不過,連續兩年都因為天氣而沒去。一週前去 大尖山賞櫻花 ,雖然山頂櫻花沒開。但沿途不少杜鵑花都開了,於是又想起了小觀音山。 之前造訪( 經菜公坑瀑布上小觀音山西峰欣賞火山口 、 山之家-小觀音山西峰-鞍部O型之行  ),都沒去小觀音山主峰。因此,這次想將小觀音山火山口群峰走個O型一次走完~ 由於想走山之家,因此行程依舊是由鞍部停車場開始,而不選擇旁邊戰備道的登山口。(兩者的位置,請參考下面的地圖)鞍部的交通方便,可以搭乘 陽明山遊園公車108 抵達。

雪山東峰-武陵露營區

圖片
在武陵露營區煮早餐時,包圍者我們帳棚的猴群 有注意到小猴子也正在吃早餐嗎? 這幾年來雪山時總是遇到不少團體、或家庭來爬雪山。其中,令我映象深刻的莫過於 去年下山時 經過哭坡時遇到個一個隊伍,成員中的小朋友多為小學一、二年級。甚至看到一位感覺上是幼稚園的小朋友,居然都可以爬上哭坡。 於是,也想帶小朋友來走走…今年就趁家裡小朋友放暑假一起來雪山走走。只是,我們目標不在雪山主峰,僅以雪山東峰為目的。 這次的行程規劃,依舊是傍晚前先到雪山登山口、當晚住在七卡山莊看銀河。隔天三點出發以躲避夏天炙熱的高山太陽,天亮前抵達哭坡看日出。看完日出後到雪山東峰並折返、下山。當晚住在武陵農場的露營區。

能高越嶺道

圖片
能高越嶺道-於南華山眺望對面的能高主峰、與雲海 今年朋友邀約,又再度造訪能高越嶺道。有鑑於去年選假日造訪時,早上七點多屯原登山口就已經車滿為患、車位難求。大夥怕難停車、最後決定選擇非假日造訪,並於前一晚先住在廬山一帶的溫泉,以便於隔天可以早點到屯原登山口。 出發前台北還下者雨、到廬山住宿處時,老闆說廬山當天下午才開始飄雨,聽到此不經擔心這次的天氣…… 老闆知道我們是來登山的,還特別交代廚房早早就準備早餐。於是,我們一早吃完早餐後就朝屯原登山口出發。雖然是非假日,停車場內的空位已經不多。 只能說,選擇非假日造訪能高越嶺道登奇萊南峰、與南華山,有兩個好處,就是車子好停、天池山莊也好抽。

雪山主峰-東峰

圖片
雪山369山莊前欣賞日出 今年再度造訪雪山,原訂的行程依舊如 去年 所安排。第一天到雪山登山口,晚上住七卡山莊。第二天到三六九山莊。第三天凌晨出發登頂,在雪山主峰看日出、然後下山、回家。 這樣的行程,第二天有點鬆散。去年下午一點多就到了三六九山莊,整個下午就只能待在山屋、打發時間。但第三天就有點累。特別是下山後負責開車的人…因為由早上兩點起床後,都無法休息,走完15公里山路後,還要繼續開車… 這次在七卡山莊準備晚餐時,聽到旁邊一位帶者兩位女兒爬雪山的爸爸在說明行程。一旁聽到他所安排的行程非常的好,於是臨時和同行者討論,變更行程照他所述的規劃走。他是這樣安排的… 第一天,下午到雪山登山口,趁天黑前抵達七卡山莊。吃晚餐 第二天,清晨兩點起床、吃早餐,就直接攻頂。途經三六九山莊時放下重裝。夜宿三六九山莊 第三天,睡到自然醒、下山 這樣安排行程,雖然第二天稍微累一些,但是第三天可以睡到自然醒,少了凌晨登頂也就可以提早下山。早點回到登山口,開車的人也比較不辛苦。還有時間在經過宜蘭礁溪時順便泡泡溫泉~ :D

能高越嶺步道-奇萊南華下光被八表

圖片
南華山下光被八表途中眺望能高主峰 大山的面前,人們是多麼的渺小 多年前曾經走過奇萊南華這條路線,當時的天池山莊還是類似鐵皮的建築。幾年後,天池山莊改建,一直想住這高級的木屋山莊。終於,在今年奇萊南華重新開放後終於抽中了天池山莊。 不過,老天開了一個玩笑。好不容易抽中了山屋,幾天後的雨勢讓這條路線再度封閉……直到十月才再度開放。所幸,皇天不負苦心人,連續幾週的抽籤,終於又抽中天池山莊了~ :D

合歡山群峰-輕鬆高山健行

圖片
合歡山北峰步道 今年,同事們忽然對爬百岳有濃厚的興趣。考慮到平常他們都只有爬過郊山。當中,唯有一位有爬過有挑戰性的中級山-北插天山。為了瞭解大家在高山的狀況,最後選擇最輕鬆的百岳行程-合歡群峰(僅四峰,避開路途遙遠的合歡西峰) 由於人數眾多,最後還是選擇跟商業團。一方面他們可以協助處理很多事情,另一方面,讓大家的第一座百岳能夠輕鬆點,往後才會有興趣繼續挑戰下去吧~ 最重要的是,由於不知道同事們在高山的狀況,是否會有高山症?商業團的行程,晚上安排住宿在清境農場,如果真的有人有高山症,至少晚上回到清境農場的高度,還是可以好好睡一覺~ 想想我的第一次百岳行,傻呼呼的就去救國團報名,在冬天時候選擇了台灣第一高峰玉山。結果,卻因大雪封山。當時的領隊們僅在排雲山莊之後的路段中,選擇一塊空地讓大家玩玩雪,之後就下山了…這次的經驗,也才知道打雪仗沒想像中的好玩。

雪山主峰、東峰行程

圖片
第一次在高山上看到皎潔的明月西沈 月亮的下方則為雪山主峰 今年有朋友相約去雪山,大夥先後辦妥了七卡、三六九山莊的申請,辦了入山證就出發了。不過,真沒想到,雪山369山莊如此的熱門,非假日的週五還是候補補上的。後來在山上,果然也遇到不少團體~ 這次的行程安排,採常見的兩天兩夜,第一晚摸黑住七卡山莊、第二晚住369山莊、隔天摸黑登頂後下山。 雖然說是摸黑住七卡山莊,其實我們是先在武陵農場的露營區先煮羊肉爐大快朵頤後才出發。當時雖然是盛夏的七月,武陵農場露營區的溫度卻是令人感到有點涼,需要穿著長袖。 爬百岳摸黑看日出也很多次了,從來都沒看過任何野生動物。沒想到,這次居然看到三次。武陵農場露營區吃完在宜蘭買的羊肉爐後,開車往雪山登山口途中遇到一次(似乎是山羌),隔天往哭坡途中也遇到一次。第三次是摸黑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森林中,半空的樹梢掛者四個明亮的眼珠瞪者你,斗大又圓又亮的眼珠,讓人令人印象深刻。

逆走武陵四秀-池有山、品田山

圖片
田山前峰冷杉林中看日出 由 喀拉業山 回來在桃山山屋休息,吃過中餐後朝今晚的住宿地新達山屋前進,進行後半段的行程。沒想到,桃山山屋到三叉營地這段路和早上去喀拉業山時相同,都是上上下下的路線,揹個大背包時還真不喜歡走這樣的路。其中,還有幾處還需要拉繩、攀石頭…這段路這樣走下來,傍晚抵達新達山屋時,有些人的步伐變的非常的沈重… 這後半段路程因天氣好、加上遇到美景,不自主拍了不少照片。有興趣者可以到這網址- 武陵四秀照片 欣賞完整的照片。 這條路線全程大都在樹林中行走,只有幾處有展望。雖然如此,林相實在很棒,可以欣賞各式造型的冷杉(還是鐵杉?實在分不出來)。一邊走,一邊欣賞各種不同造型的樹木,似乎讓人感覺路變的好走了一些…此次,也首次親眼見到了水晶蘭(不知有沒有認錯?)

逆走武陵四秀-桃山、喀拉業山

圖片
桃山三角點,背景為中央尖山 稍早走 南湖大山 因為天候沒登頂,於是暑假又興起爬高山的念頭,最後選擇了武陵四秀這條路線。原訂是順走武陵四秀(池有山、品田山、桃山、喀拉業山),卻因為第一天程抽不到新達山屋,最後變成逆走(桃山、喀拉業山、池有山、品田山)。行前,因為熱帶性低氣壓升級為輕度颱風的西馬隆(CIMARON)而無法成行。所幸,這颱風很快的又變為熱帶性低氣壓並離開台灣…雪霸國家公園才再度開放。 領隊有特別說明,逆走武陵四秀的難度比順走來的辛苦。之前曾經走過武陵四秀中的 池有山、品田山 。對這條上山之路的記憶就是-路還真陡。心中在想,順走都那麼陡了,逆走會差多少?行前還特別去查等高線地圖,覺得雖然由桃山上似乎是比較陡,但差異似乎不大…

台灣五嶽-南湖大山

圖片
離開南湖大山圈谷時霧氣稍退去,得以見到南湖山屋 長久以來一直想去南湖大山,卻因為是四天的行程,加上需要有人看小朋友,因此多年來一直無法成行。今年的春假為四天的連假,原本想去爬行程只需兩天的郡大山、西巒大山,結果卻因為郡大林道整修而無法成行。有時,就這麼奇妙…最後卻讓南湖大山成行了~ 上次爬 嘉明湖 時,已經確定紅景天預防高山症,對於我來說是有效果的。 這次,依舊於出發一週前就開始每日吃紅景天。但考慮南湖大山是四天的行程、南湖山屋所在高度又比較高(海拔約3400),有鑑於之前爬雪山住三六九山莊那晚狀況很糟,保險起見還特別去診所開立了Acetaxolamide以備不時之需。 南湖山莊前全景照 沒想到,這次狀況更好,完全沒頭痛、爬坡時也不會聽到腦中動脈跳動的聲音 XD。到了山屋後還可以四處走…不經在想,除了紅景天的效果外,可能和這半年來每天走路加上騎UBkie上下班有關吧?因為去年最後一天去 北插天山賞霧淞 ,回來後也完全沒鐵腿。 此行南湖大山行程採勝光登山口進入,預計會經過審馬陣山、南湖北山、南湖主峰、南湖東峰四座百岳。將住在住雲稜山莊兩晚、及南湖山莊一晚。

石門山

圖片
石門山山頂眺望合歡北峰 秋天,台灣的高山容易有雲海。趁者小朋友學校活動補假,帶小朋友去台灣的高山走走,欣賞台灣高山的美、雲海、以及在市區無法呼吸到的清新空氣。計畫中,是希望能讓他們拿下石門山、合歡主峰兩座台灣百岳。 通往合歡山途中會經過霧社。雖然霧社附近有萬大水庫等景點,但以前造訪霧社附近景點時,總覺得很少有人會特別在此停留。一般遊客都是直奔清境或合歡山。以霧社事件紀念公園來說,以前造訪時似乎都沒遇到其他遊客。去年,在合歡山花季時,走了一趟 合歡東峰、北峰賞高山杜鵑 。再度經過霧社事件紀念公園時,路旁不見任何車輛停靠。 今年就不同了,快到霧社前居然有點小塞車。直到過了霧社事件紀念公園後才恢復正常。原因,是因為霧社事件紀念公園附近路邊,停了不少車輛~ 國片市場日益熱絡,今年最熱門的國片之一賽德克巴萊,引起了不少話題。當我們經過霧社時可以明顯感受到。除了剛提到的小塞車外,周遭常可見到『賽德克巴萊』的字眼。這樣的場景不經讓我想起之前 由台東大武到屏東 時,在恆春附近,處處可見『海角七號』的景象。 當我們離開清境農場,在位於青青草原上方、南投境內最高的超商(2050公尺)補充完後,還是遇到不太理想的天氣。快抵達昆陽時終究還是遇到了濃霧。看看天氣狀況以及時間,最後決定放棄當天登合歡山主峰…

嘉明湖-天使的眼淚

圖片
雲霧飄渺的嘉明湖 趁者暑假的最後一個週末,終於造訪了台灣必去的100個景點之一『天使的眼淚-嘉明湖』。不過,卻由於熱帶氣漩轉變為南瑪都颱風,行進路線也由原本的往日本轉為直撲台灣南部。最後,走三天的嘉明湖行程就改為兩天!所幸,運氣非常的好。不但欣賞到高山的滿天星斗、走過向陽山、三叉山這兩座百岳。最後,嘉明湖也特別由雲霧中露臉讓我們欣賞 :) 每每開山路時,會有種敬佩台灣公路養護單位的心情。因為,在每次颱風、大雨造成的損害後,他們都有辦法再度修復,由顛頗泥濘的道路,變成平坦好走的柏油路。幾年前由台南進,經南橫公路 爬南橫三星 時感觸最深。在那之前,曾開車行經南橫公路,當時的路況很差,很多路段的路面非常顛波,路旁也無護欄。沒想到,再次經過南橫公路時,居然全部變成了平坦的柏油路。 南橫這兩天的殘月很漂亮 不過,近幾年天然災害越來越強烈,台灣山區的公路養護速度似乎慢慢無法跟上。這次坐夜車去嘉明湖途中,經過了蘇花以及南橫,沿途很多施工處,需要放慢車速緩緩前進…最後,我們也因為坍下來橫躺於南橫公路上的樹,而提早開始我們的嘉明湖行程。

合歡東峰、北峰賞高山杜鵑

圖片
合歡山北峰高山杜鵑 端午過後收冬衣,在今年可以說是驗證了這句俗話,卻也讓我今年原訂合歡群峰的行程,最後落得只去了合歡北峰和合歡東峰兩座。 今年的天氣還真奇特,五月時還是偏涼,有時還需要加件風衣。更麻煩的是五月初之後的一道鋒面,居然在台灣和巴士海峽間一直徘徊。最神奇的是,每到假日該鋒面就由巴士海峽北上,讓全台下雨…也因此,原本參加的登山隊伍的行程延後一次,最後還停辦。 :( 實在是很想去高山呼吸新鮮空氣,加上合歡山上的高山杜鵑花季快要結束了,最後只好賭一下天氣,決定自己開車上山。礙於行程,想說除了放棄路途比較遙遠的合歡西峰。其餘的合歡北峰、東峰、主峰都要去。如果時間來得及在去石門山晃晃。 台北出發時,天空還微微飄者雨。越往南天氣越好,行車到台中時還出太陽呢!順者新開的國道六號,很快的就抵達埔里。不過,當抵達清境農場一帶時,就進入濃霧之中…但,心裡還在期盼待會上合歡山時,會隨者高度上升,破出雲層,欣賞白天的藍天白雲和高山草原,和晚上的美麗銀河。 現實是殘酷的… 越往合歡山,隨者高度上升,霧是越來越濃、雨是越來越大…濃霧中加上日光,只覺得眼前一片白。恐怖的是,中間有一段路在修路,路旁都沒有護欄,只有拉黃色警告條(繩)。而路旁就是懸崖…這樣的環境下開車,心理壓力還真不小。 所幸,到了台14最高點武嶺後,雨勢終於停了。適巧剛好有自行車活動…自己也有騎單車,因此深深佩服這些人,可以騎到這麼高的地方。畢竟這麼高的地方,空氣比平地稀薄,體力損耗也大。 雖不知他們起點在哪,但能騎到武嶺,真佩服他們!! (後來才知道,後面還有好多人還沒上來~) 到小風口前,很多人都累了...一半以上的都在推車…(有的還拖了鞋子走路) 行前得知目前的松雪樓有餐飲的服務,於是特別去吃松雪樓的拉麵。松雪樓中午的拉麵套餐,還附有中式茶飲。個人感覺非常的好喝,心中在想這是不是附近的大禹嶺的高山茶?這樣的百岳行程,真的是有史以來最豪華的行程了~餐後,太陽露了臉,於是決定先上旁邊的合歡東峰。 松雪樓的松雪拉麵 松雪樓的麻辣XX拉麵 不過,我覺得不辣 有趣的是,等我們開始上山時,又開始起雲了。沒多久,再度身在濃霧之中…約90分鐘後抵達合歡東峰。這次的路似乎和很久前第一次造訪時的路線不同,感覺這次走的路線比上次由合歡山莊路旁上去的路好走。可惜的是,山頭的杜鵑都已經凋謝,加上在霧中沒有任何的展望… 大霧 下山時,雨又慢...

武陵四秀之池有山、品田山

圖片
池有名樹 這次出發時,台北還下者雨,回台北後的當晚,又開始下大雨…因此,真是太感謝老天了,居然在連續不穩定的鋒面中給了我短暫的好天氣空檔來爬武陵四秀中的池有山、品田山(前幾年去爬雪山、翠池時也是一樣,有個強烈颱風直撲台灣而來,結果在出發前三天,忽然九十度大轉向,改為直撲日本而去…也因為如此,那次在雪山上,欣賞到非常漂亮的景色)。 還好,這次有事先準備資料,找前人所提供的GPS資料分析路程。剛開始沒看仔細,只有計算由池有山登山口到新達山屋的距離。算一算居然還不到十公里,所以覺得難度不高。仔細一看後,才發現由池有山登山口到三叉營地間,雖然距離才3.5K,但高度落差卻有一千公尺左右…而且,新達山屋座落的高度,已經超過三千公尺!因此才在出發前兩週,連續來個小訓練,恢復一下腳力…免得到時高山症一來,狀況直直落…最後,也是因為這樣,決定識相點,把腳架和 AF-S VR Micro-Nikkor 105mm f/2.8G IF-ED 捨棄了,沒帶上山!回來後思考一下,沒帶腳架是對的,因為能用的機會不大(因為天氣)。但是沒帶 AF-S VR Micro-Nikkor 105mm f/2.8G IF-ED ,在現在春天的季節來說,有點後悔…光個馬醉木,都沒能拍一張好的照片來留念… 一早由武陵山莊出發時,雖然不感到冷,但溫度卻也只有10度多。不過,這樣的溫度在池有山登山口到三叉營地間,這段較有挑戰性路段上,令人感到舒適,不會太熱…這段路程一開始,整條山徑彷彿就是由二葉松所鋪成的地毯,走在上面,感覺很舒服(個人非常喜歡走在上面的感覺!)。這段路前半段都在樹林中行走,大概要過了2K處,才會離開樹林,並可眺望到不遠的桃山。而這段路程,大約花了四小時多走完。 非常喜歡走在鋪了一層二葉松地毯的山徑… 桃山 基本上,三叉營地往池有山的石瀑處的路,非常好走(也很短)。登頂之路也算好走。只可惜,登頂時天氣已經有變化,山頂已被雲霧所籠罩!人在雲霧中…沒辦法享受俯瞰大地的感覺…所以,反覺得石瀑加上鐵杉林的組合,深深吸引我…只可惜,當時霧氣還沒下到這個高度,少了那點虛無飄渺、仙境的感覺… 池有山登頂前石瀑區 雲霧一來,增添鐵杉林一種虛無飄渺的感覺… 原以為由石瀑區到新達山屋間,也應該是如同剛一樣,為平緩的路線…沒想到,過了石瀑區後沒多久進入鐵杉林中,路況也變成上上下下、甚至有點小攀爬的路況…雖然如此,整體來...

奇萊南峰、南華山

圖片
奇萊南峰、南華山這路程,算非常好走(特別是走過北大武和南橫三星之後),只是路途常了些,算一算,兩天走了應該有35公里吧!特別是第二天,一早先殺到奇萊南峰,然後到南華山,在下到光被八表,接回天池山莊…然後下山…最後走的我…腳板好酸…好酸… 屯原登山口到天池山莊的路途,一路緩上,非常好走。只是有些地方路況比較差,需要稍微小心點~邊走邊拍照,大概五小時半就可抵達天池山莊!原訂的行程是到山莊後,先去光被八表,沒想到後來物是越來越濃,還下起了雨,但最後卻是下起了冰雹… 我想,這個行程,除了美麗的風景外,最令人印象深刻莫過於天池山莊莊主們的帶動唱… 可惜呀,那時的我,已經被高山症找上,只能乖乖的躺者…真的非常可惜… 第二天的登頂之路,一開始全是之字路上坡,雖是上坡,其實也很好走,抵達天池三岔路口後,又變成緩上…沒多久,居然開始有殘雪(我是猜會不會昨天我們遇到的冰雹?),且遇到好幾處…最後花了兩小時多,終於抵達南峰!此時山頂的溫度已經降到-1.5,山頂的強風和這低溫,讓我非常不舒服,連慢慢蹲下去拿相機都會頭痛好久! 太陽出來了…卻沒好好欣賞,當然,除了身體不適之外,愛拍照也是個主因。這次沒帶腳架上山(還好沒帶)所以完全放棄日出(沒雲海,所以日出也普普),最後以層層山巒為主體,多拍了幾張,然後趕緊追上隊伍…總之,覺得很可惜,日出後居然沒有足夠的時間好好欣賞這片高山大草原~ 上山時,覺得漫長的路,此時卻變的非常短。才下山沒多久居然就已經可以看到遠方的天池三差路口了,看起來是那麼的近…回到三叉路後,朝南華山邁進~沿路,只要曬不到太陽的地方多少就有殘雪,但重點是高山草原,真的是漂亮…特別是快到南華山三角點時,整個視野變大,真的是漂亮…覺得都市人應該多來欣賞,開闊一下心胸! 離開南華山三角點往光被八表時,視野更是讚,只見陵線綿延到能高主峰,可惜我的技術差,哪種視野的感覺我拍不出來…當可以看到光被八表時,由於山徑轉下,所以又呈現另一種感覺,趁機將高壓電塔和光被八表一起入鏡,用來表現出該碑的含意! 回到山莊,吃過午餐(才十點)開始下山。說真的經過早上這一大圈,體力其實已經有點損耗,下山時又需要背背包走十幾公里…一開始還可以邊拍邊走,過了10K崩壁後,發覺要保留體力趕路,只好收起相機全力趕路。但到了最後,腳板實在太酸了,最後1K後居然變成停停走走,行進速度緩慢,最後花了四個小時半才回到登山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