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昆蟲」標籤的文章

台北賞螢地點-豹山溪步道

圖片
豹山溪步道螢火蟲 去年 由象山走到豹山溪步道 ,意外發覺豹山溪步道是台北市市區賞螢火蟲的絕佳地點。為何說是絕佳地點?不外乎鄰近台北市區、及賞螢處有又樹蔭可遮蔽部分的光害這兩點。於是今年帶者大家一起去~ 大夥於象山捷運站集合後由靈雲宮登山口出發。當天象山依舊吸引很多人造訪,所以我們仍選擇一般遊客比較少走的一線天路線。 象山環狀線的川普 一線天步道會經過一處大岩壁,去年底經過此處時有位阿伯和其他山友聊天,提到岩壁上有當時的美國總統川普。聽到他這一說,抬頭一看~還真的有點神似~ XD

淡蘭古道中路-柑林到暖暖

圖片
淡蘭山徑系統 淡蘭古道中路為民間拓墾路線,已先後走過位於中段、南段中的 虎豹潭旁的曹田公館 、 崩山坑古道-泰平到柑腳 、及 雙溪灣潭到宜蘭外澳 。這些路線除了有優美風景、另一特色就是散落於山林中的土地公。這次要繼續造訪淡蘭古道中位於北段的基隆暖暖到雙溪柑林這段路線。 研究北段-基隆暖暖到雙溪柑林這段路線後,發現路程長度約20公里、沿途需跨過三座山。考量位於基隆的暖暖交通比較便利。最後決定路線規劃採由南往北走,由雙溪柑林威惠廟出發走到基隆暖東峽谷。 (可點擊 GPX軌跡、地圖 看此行地圖) 途中會經過上內平林步道、平湖東步道、大坑山稜線步道、平湖西步道、番仔坑步道(千階嶺、國旗嶺)、暖東舊道(十分古道)、暖東峽谷步道 有興趣走淡蘭古道中路的人一定要注意這裡的交通。因為主要路線都不是O型不適合自行開車前往。雙溪的大眾交通不算便利(特別是中段的路線)。務必要配合公車車班掌握自己時間。 以我為例,這條路線我們一週內走了兩次。第一次就因為出發時間比較晚、加上中途耽擱了時間。走到十分時算算時間可能來不及搭上暖暖那端的公車,於是就跳上平溪線火車了 :P 第二次,就提早一小時出發並減少途中休息時間,終於在五點前抵達暖東峽谷。詳細的交通資訊,可參考文末 交通規劃 內的說明 還是先聊一下個人一週內走了這路線兩次後的感想,因為…很重要…就是…務必要帶登山杖、及戴帽子…因為…

台北市賞螢-豹山溪步道

圖片
自從新型冠狀病毒病的疫情開始後,影響了很多人的生活。不知是不是錯覺?總覺得戶外爬山的人也變多了?幾週前由陽明山苗圃線上七星山,苗圃線相較小油坑、冷水坑這兩條路線本來就比較冷清,遇到的山友人數和以往走這條路線時差異不大。但到七星山頂時,和『台北市第一高峰』合影的排隊人潮,應該是我看過最長的一次了。和朋友形容當時狀況時,還有人笑稱難道山頂也有藥局了嗎?排隊的長度和各家藥局差不多了…後來好天氣造訪去象山走走時,也有相同的感受~ 今天再度去象山,選擇由靈雲宮登山口出發,當時天空雲層蠻厚的,上山的人潮仍可用絡繹不絕來形容。到了第一個岔路,我們就走一般遊客比較少走的一線天路線免得人擠人。選這條路線的另一個理由,是覺得和主線相比沒那麼陡、稍微緩一些~

幼坑古道-九層瀑布

圖片
幼坑古道-九層瀑布 很久以前就知道位於平溪幼坑古道的九層瀑布/幼坑瀑布,卻因為九層瀑布的位置在平溪線鐵道旁加上通常看到的照片水量都很小,一直提不起興趣。最近強烈颱風潭美環流帶來了降雨後就北轉,週末假日居然天氣放晴。於是想趁者降雨後瀑布水量豐沛時把握機會造訪九層瀑布~ 我們這次規劃由三貂嶺走到大華(此次行程、時間請見下方 路線/時間 )。來九層瀑布的交通,火車是首選。假日的平溪線鐵路很熱門,遊客非常多。為了避免回程時擁擠的平溪線車廂,刻意起個早搭車次4138中壢→蘇澳的區間車,06:21台北發車。這班次一小時候就可到沒有對外道路的三貂嶺車站。 接下來,如何到幼坑古道,可參考下方的 地圖、GPS軌跡 當天天氣很好、空氣也不錯。隨者平溪線鐵道慢慢的朝碩仁國小方向前進、穿過橋樑,遇到隧道口(很多人稱此隧道為幼坑隧道)後右轉往一空地前進。登山口就在空地的盡頭。

三民蝙蝠洞瀑布

圖片
三民蝙蝠洞瀑布, 左右各有一個瀑布 以往經由小烏來上 北插天山 ,途經北橫中三民附近時總是會看到一個往蝙蝠洞的指標。這景點其實很久了,但從來沒有造訪過。去年有人提議去三民基國派教堂走走時,由於三民蝙蝠洞就在旁邊於是就順道造訪。 走到盡頭才知道蝙蝠洞旁邊有個瀑布,溪水很乾淨、瀑布不算小、非常的涼爽。不過,當時還是六月,溫度太涼了待不久… 今年的夏天還真熱,想說三民蝙蝠洞是個不錯的消暑之處,於是找一天趁早又再度造訪。大概早上八點多就到了,此時停車場只剩下兩個停車位了,真是熱門~ 三民蝙蝠洞這條步道非常適合夏天全家大小一起造訪。為何?因為步道來回全長才1.5公里,全程幾乎都在樹蔭之內。雖然有上坡卻不會很陡。步道盡頭的蝙蝠洞還可以到溪水內玩水、及在瀑布邊吸收負離子。

汐止翠湖賞螢火蟲

圖片
內溝山登山步道-翠湖-螢火蟲 環保局三峽碳中和樂園的賞螢活動,抽了好幾年,今年居然抽中了。卻…因為臨時有事無法參加。隔了一週,打算趁假日去三貂嶺看螢火蟲,沒想到搭火車過了瑞芳後天氣轉為雨天。到了猴硐雨勢不小,索性下火車到猴硐走走。不過,下雨天連貓兒都不見了…真的是只有小貓兩三隻… 最後,走到猴硐神社就返家了。不過,這猴硐神社似乎是目前造訪過的日本神社中腹地最小的了…

築於塑膠罐中的蜂巢

圖片
蜂巢的材料,看起來彷彿衛生紙 在家裡的陽台中看過不少昆蟲、動物來築巢。看過的有麻雀窩(當時裡面還有小麻雀)、蜂窩(種類還不少)。之前遇過比較扯的是,在 電腦硬碟外接盒中的螞蟻窩 。(最近又再度遇到一次) 家裡有蜂窩對住在靠山的住戶來講,應該也不算有什麼奇特之處,從小大到已經摘除過幾個小蜂巢了。不過,這次有個奇特之處就是…這個蜂窩居然築於塑膠瓶罐內… 蜂巢這蜜蜂選錯了築巢地點,居然選在塑膠罐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