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GA」標籤的文章

網頁對行動裝置是否友好會影響排名嗎?

圖片
調整行動版版型後,經由自然搜尋(Organic)的行動裝置流量就馬上提升 以往瀏覽這blog行動版頁面時,文章中的圖會有破版的狀況,很難看…雖然去年曾經嘗試改過一次這blog的行動版版型,卻發現毫無效果。 長期觀察這個blog的流量都是以電腦裝置、且都是上班時段為主。讓我以為是因為這blog的內容特性才有如此的流量趨勢。既然以電腦裝置為主,就沒認真找為何調整了行動版型卻沒效果的答案。 最近處理完公司網站由http移轉到https後相關SEO事項後,依照慣例也更新之前對公司內部所做的SEO簡報。當中有份google重要調整的時間表也一併更新。 今年google就有兩項更新。這兩項和2015、2016年的更新有關,因此一併節錄如下…

GA認證考試-GAIQ

圖片
Google Analytics (分析) 個人認證考試(GAIQ) 使用 Google Analytics (後面簡稱GA)也好幾年了,當初會使用GA是為了瞭解blog流量、及每次調整SEO之後的效果檢視之用。到後來則是應用在公司的網站上,並整合公司內部的成效追蹤系統,以提供網站各種績效的深入分析。 這中間曾經卡關過。因為一開始使用GA,是由技術的角度出發,只是單純的看流量。在這個角度看GA,和一般的流量分析軟體差異並不明顯,無法體會GA真正的用途。 個人覺得GA這工具是橫跨了所謂的IT、及行銷領域。如果只懂其中一個領域將無法完整發揮GA。當時的我,就是這樣……

使用timer、及Scroll Depth-Google Analytics plugin對於GA指標的影響

圖片
先前介紹使用GTM觀察訪客進入網站後,是否有閱讀完文章才離開。分別採用過兩種方式,第一次使用timer配合trigger方式處理,藉此得到訪客於文章的停留時間,作為評斷是否有看文章的依據。第二次則是使用 Scroll Depth 這個Google Analytics plugin。 考量timer配合trigger方式產生太多的event,以及影響了跳出率,才使用此法- GTM搭配Scroll Depth-Google Analytics plugin於GA中瞭解訪客是否閱讀完文章才離開 。 這兩種方式對於GA的相關指標會有何種影響、及變化,做個簡單說明…

GTM搭配Scroll Depth-Google Analytics plugin於GA中瞭解訪客是否閱讀完文章才離開

圖片
使用GTM搭配Scroll Depth-Google Analytics plugin,提供更符合狀況的跳出率 這個blog的流量來源以organic search為主,高達八成。另外,訪客只有閱讀一篇文章的比例也一直蠻高的。雖然也曾經嘗試在文章中儘量帶出blog內的相關文章,但觀察自己在GA中所設定的目標數字一直沒什麼改變。這表示,跳出率自然也居高不下… :P 雖然訪客多數只閱讀進入的文章後就離開,但換個角度,很想瞭解訪客是否真的有看完文章才離開?還是進入後覺得文章內容和預期不同而馬上離開(如同觀察跳出率的意義)? 在 GTM搭配Scroll Depth-Google Analytics plugin瞭解訪客是否有閱讀文章 文章中,只有提到如何藉由Scroll Depth-Google Analytics plugin產生的閱讀百分比,瞭解訪客閱讀文章的狀況。本篇則是要說明如何更進一步的應用以解決上述的疑惑。 說穿了,很簡單。就是利用Scroll Depth-Google Analytics plugin會隨者訪客觀看頁面的位置傳出25%、50%、75%、100%四種event,再搭配GTM整合Google Analytics的事件(event)。 設定前,要先瞭解Google Analytics的事件(event)的背景知識。GA有以下兩種event 互動事件(Interaction Events) 非互動事件( Non-Interaction Events )

GTM搭配Scroll Depth-Google Analytics plugin瞭解訪客是否有閱讀文章

圖片
對於 Google 代碼管理工具 (Google Tag Manager,簡稱GTM)這套工具,原本以為只是一個各種追蹤系統程式碼的管理工具,用於降低每次需要於網頁、APP增加追蹤碼時的處理成本。直到今年九月,花了幾個小時看了一下 GTM官方文件 ,才瞭解 GTM 並非如此簡單,而是個個功能強大、神奇的工具。 舉個例子,以往於各網頁中所撰寫GoogleAnalytcis event的javascript,改成 GTM 後,居然只需要簡單的設定即可完成。『幾乎』可以不需在到網頁中寫GA的javascript。當然,複雜的運用,如 電子商務追蹤 還是躲不掉寫javascrip。但和傳統作法相比,還是簡單很多~ 當時想找個範例來練習一下 GTM 。有鑑於這個blog的流量來源幾乎以organic search為大宗,且跳出率很高。於是,想瞭解訪客是真的看完文章才離開?還是進入後馬上就離開?於是就用此疑惑作為練習~ 當時採用了 GTM 中的timer配合trigger方式處理,藉此得到訪客於文章的停留時間,作為評斷是否有看文章的依據。這樣做法產生的數據、event比預期中多了太多,不利分析。(卻也發現,有人就是不關電腦,難怪現在電力越來越吃緊,還是無法避免核四,大家應該隨手節約能源呀) 於是找了一下替代方案,改用 Scroll Depth 這個Google Analytics plugin。他的使用方式很簡單,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Track Scroll Depth Using Google Tag Manag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