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蘭古道中路-雙溪灣潭到宜蘭外澳
去年走過虎豹潭旁的曹田公館及崩山坑古道-泰平到柑腳後,稍微研究雙溪、泰平的歷史背景。看過的資料中,提及全台小土地公廟約有一千餘座,其中又以淡蘭古道250座最多。主要分布於雙溪,其中有33座位於雙溪泰平。土地公的分布和先民開懇遷徙有其關連性,於是想找時間來逐一探訪~
淡蘭古道中路和作為官道的淡蘭古道北路不同,為民間拓墾路線,由萬華、松山、南港、汐止、暖暖、平溪、雙溪,到宜蘭大溪、外澳一帶。
這次的行程由雙溪的灣潭福德廟開始,途經烏山越嶺古道、烏山54號/烏山62號、坪溪古道、蛇子頭步道、太和山步道、石空古道,最後到宜蘭外澳結束。全程約12公里、途中會經過6座土地公。
這次的行程的依舊是先搭乘火車到雙溪,再轉乘公車到灣潭、最後由外澳車站搭乘火車回台北。詳細的交通資訊,可參考文末交通規劃內的說明。不過,還是提醒一下,由雙溪到灣潭這段路線,車程約一小時、且一開始很多彎道。如容易暈車,不妨準備暈車藥~
廟旁有座公廁,該公廁是此路線中唯二的廁所。另一個則是在宜蘭境內的黃金嶺福德祠了。
離開灣潭福德廟,順者剛剛F815進來的方向往回走,走產業道路約500公尺一處岔路旁就遇到今日第二座土地公-福德宮。
剛提到此處有岔路,岔路處有個淡蘭古道雙扇蕨的標誌,該標誌所指向的方向和魯地圖的淡蘭古道路線不同。最後我們是採用魯地圖上的路線,朝福德宮這方向前進(走產業道路)~
烏山越嶺古道長度約1.5公里,既然名為越嶺,當然是會有上坡,所幸為緩上坡。途中遇到一水泥基座後轉為下坡,此處為烏山越嶺古道的最高點。
隨者地勢降低最後遇到溪流。此時不妨注意旁邊有座廢橋,由廢橋的位置可知,此處的支流應該已經改道了~
循溪流旁的小徑逆流而上,不久遇到一個階梯,表示烏山越嶺古道的終點到了。行經這段路線時,不經在想此處應該不適合大雨過後造訪。如溪水高漲時,小徑應該會被溪流掩沒、無法通行吧?
去年參加崩山坑古道-手作步道體驗認識不少施作方式,走在烏山越嶺古道沿途可見那熟悉的手作步道維護工法、維持古道的風貌。
這座福德祠仍保留傳統石砌外貌,也是今天六座土地公中唯一沒被『翻新』、保有傳統特色的土地公。
面對烏山45號右轉為通往坪溪古道的方向,這段路線居然是柳杉林的產業道路。產業道路道路的盡頭就是烏山62號。
這裡的溪流非常的淺又乾淨,這樣依山傍水、與世隔絕的環境,不難想像夏天時此地應該是露營聖地吧?
漫步在森林所環繞的坪溪古道,山徑很寬、又平緩,讓人感到非常的放鬆。古道中還會穿越溪流兩次。
第一處溪流的溪水深度可達小腿肚,但有好心人搭建簡易獨木橋可過。但第二處溪流並無跨越溪流的設施。雖然此處水不深、卻也已到腳踝處。需小心踏過堆起石頭過溪。
我們一行人都是穿雨鞋,兩處皆是輕鬆的涉溪而過。
第二次過溪後,開始轉為上坡。在遇到淡蘭古道指標前有一展望處,可眺望宜蘭地標-龜山島。
順道提一下,指標上並沒有指出後面這段路線之名。但在後面土角厝附近有個舊地圖將這段到太和山步道間的路線標示為蛇子頭步道,所以我就沿用這名稱。
補充一點。此指標之後的路線和魯地圖的淡蘭古道中路所標示的路線不同。我們最終仍採用此指標的方向下山。
蛇子頭步道這段路線山徑寬度變窄、且為上坡。接到太和山步道時,山徑才變寬、並轉為下坡。
遇到太和山步道時,往左是通往外澳的下山路,往右是上太和山山頂。雖然我們是要下山,卻刻意先往右走約幾公尺,造訪今天第四座土地公-頂坪溪福德祠
頂坪溪福德祠為2014年重建,和稍晚會經過的榕嶺土地公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原本都是三塊石頭所搭建。我也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就地取材的土地公廟…
回家整理照片時,有一點也讓我很訝異,頂坪溪福德祠居然是採用西元年、而不是常見的天干地支、或民國年。
終點處有個修繕很好的土角厝、不遠處的小橋也很特別,居然是靠大水管支撐。
過了此小橋後,千萬不要往下坡處走而是要往上坡處走。我們第一次就因為無指標誤以為下山當然是要往下坡走… XD
往上坡走約500公尺拐個彎後會遇到今天第五座土地公-黃金嶺福德祠。由此開始也進入今天最後一段步道-石空古道。
黃金嶺福德祠為一廟中廟,在氣派、新穎的建築中藏者原本的福德祠。後方還有洗手間可供使用。
五叉路到店仔地這段於石空古道中算是稍微比較陡,店仔地之後依序經過的青潭、榕嶺土地公、榕嶺就變的平緩
剛提到榕嶺土地公的解說牌提及原本都是三塊石頭所搭建。找了一下在金爐旁有個和頂坪溪福德祠非常相似的三塊石頭,懷疑應該就是原本的土地公吧?
如仔細觀察今日沿途所經過的六座土地公,由重建後的建築外觀應該可分別為兩個時期。黃金嶺土地公廟、頂坪溪福德祠為近期重建。榕嶺舊土地公廟、及位於灣潭的福德廟、福德宮應屬同期。
到榕嶺時,已可以聽見外澳海邊的浪濤聲,表示我們即將抵達此行的終點外澳火車站了。
要特別提醒,公車F815主要是提供當地居民交通服務,因此當地居民優先搭乘。另外,車上不准站立。如果沒座位時就不可上車。
以往來此搭乘F815時乘客都不多,所以不知有此限制。此行光當地居民就已經佔了全車2/3,加上其他山友後已無座位。最後只好找火車站前的小黃。去灣潭的小黃車資,包車要800。
淡蘭古道中路和作為官道的淡蘭古道北路不同,為民間拓墾路線,由萬華、松山、南港、汐止、暖暖、平溪、雙溪,到宜蘭大溪、外澳一帶。
這次的行程由雙溪的灣潭福德廟開始,途經烏山越嶺古道、烏山54號/烏山62號、坪溪古道、蛇子頭步道、太和山步道、石空古道,最後到宜蘭外澳結束。全程約12公里、途中會經過6座土地公。
這次的行程的依舊是先搭乘火車到雙溪,再轉乘公車到灣潭、最後由外澳車站搭乘火車回台北。詳細的交通資訊,可參考文末交通規劃內的說明。不過,還是提醒一下,由雙溪到灣潭這段路線,車程約一小時、且一開始很多彎道。如容易暈車,不妨準備暈車藥~
灣潭福德廟
雙溪火車站前搭乘F815公車,該路線最終站就是灣潭。下車後會看到一座大棚子,裡面就是此行程中遇到的第一座土地公-灣潭福德廟。廟旁有座公廁,該公廁是此路線中唯二的廁所。另一個則是在宜蘭境內的黃金嶺福德祠了。
離開灣潭福德廟,順者剛剛F815進來的方向往回走,走產業道路約500公尺一處岔路旁就遇到今日第二座土地公-福德宮。
剛提到此處有岔路,岔路處有個淡蘭古道雙扇蕨的標誌,該標誌所指向的方向和魯地圖的淡蘭古道路線不同。最後我們是採用魯地圖上的路線,朝福德宮這方向前進(走產業道路)~
烏山越嶺古道
離開福德宮順者產業道路走,約1.5公里後就可遇見路旁指標,告訴我們烏山越嶺古道的入口到了。烏山越嶺古道長度約1.5公里,既然名為越嶺,當然是會有上坡,所幸為緩上坡。途中遇到一水泥基座後轉為下坡,此處為烏山越嶺古道的最高點。
隨者地勢降低最後遇到溪流。此時不妨注意旁邊有座廢橋,由廢橋的位置可知,此處的支流應該已經改道了~
循溪流旁的小徑逆流而上,不久遇到一個階梯,表示烏山越嶺古道的終點到了。行經這段路線時,不經在想此處應該不適合大雨過後造訪。如溪水高漲時,小徑應該會被溪流掩沒、無法通行吧?
去年參加崩山坑古道-手作步道體驗認識不少施作方式,走在烏山越嶺古道沿途可見那熟悉的手作步道維護工法、維持古道的風貌。
烏山45號/福德祠
烏山越嶺古道另一端再度接上產業道路,順者走會遇到一T字岔路,岔路有一民宅-烏山45號、以及今天遇到的第三座土地公-福德祠。這座福德祠仍保留傳統石砌外貌,也是今天六座土地公中唯一沒被『翻新』、保有傳統特色的土地公。
面對烏山45號右轉為通往坪溪古道的方向,這段路線居然是柳杉林的產業道路。產業道路道路的盡頭就是烏山62號。
坪溪古道
烏山62號前的空地停了不少車,旁邊已經整理成露營區。往坪溪古道的路則是順溪流而上,不遠處有個名為平溪頭橋的小橋,過橋後就是坪溪古道。這裡的溪流非常的淺又乾淨,這樣依山傍水、與世隔絕的環境,不難想像夏天時此地應該是露營聖地吧?
漫步在森林所環繞的坪溪古道,山徑很寬、又平緩,讓人感到非常的放鬆。古道中還會穿越溪流兩次。
第一處溪流的溪水深度可達小腿肚,但有好心人搭建簡易獨木橋可過。但第二處溪流並無跨越溪流的設施。雖然此處水不深、卻也已到腳踝處。需小心踏過堆起石頭過溪。
我們一行人都是穿雨鞋,兩處皆是輕鬆的涉溪而過。
第二次過溪後,開始轉為上坡。在遇到淡蘭古道指標前有一展望處,可眺望宜蘭地標-龜山島。
蛇子頭步道/頂坪溪福德祠
展望處旁的淡蘭古道指標是此行中最後一個指標,進入宜蘭地界後就無指標了。第一次走這條路線時,在後面的路線中就走錯路兩次… XD順道提一下,指標上並沒有指出後面這段路線之名。但在後面土角厝附近有個舊地圖將這段到太和山步道間的路線標示為蛇子頭步道,所以我就沿用這名稱。
補充一點。此指標之後的路線和魯地圖的淡蘭古道中路所標示的路線不同。我們最終仍採用此指標的方向下山。
蛇子頭步道這段路線山徑寬度變窄、且為上坡。接到太和山步道時,山徑才變寬、並轉為下坡。
遇到太和山步道時,往左是通往外澳的下山路,往右是上太和山山頂。雖然我們是要下山,卻刻意先往右走約幾公尺,造訪今天第四座土地公-頂坪溪福德祠
頂坪溪福德祠為2014年重建,和稍晚會經過的榕嶺土地公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原本都是三塊石頭所搭建。我也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就地取材的土地公廟…
回家整理照片時,有一點也讓我很訝異,頂坪溪福德祠居然是採用西元年、而不是常見的天干地支、或民國年。
太和山步道/黃金嶺福德祠
順者太和山步道下山,這段路線寬敞但有點陡。所幸此時我們是下山~依據土角厝附近的舊地圖,標示這段路有兩個租地界碑。不過,我只注意到過了石坑山之後的那個。終點處有個修繕很好的土角厝、不遠處的小橋也很特別,居然是靠大水管支撐。
過了此小橋後,千萬不要往下坡處走而是要往上坡處走。我們第一次就因為無指標誤以為下山當然是要往下坡走… XD
往上坡走約500公尺拐個彎後會遇到今天第五座土地公-黃金嶺福德祠。由此開始也進入今天最後一段步道-石空古道。
黃金嶺福德祠為一廟中廟,在氣派、新穎的建築中藏者原本的福德祠。後方還有洗手間可供使用。
石空古道
黃金嶺福德祠後方為五叉路,下山的路是往樹林內走。第一次造訪時沒注意到樹林的路,誤走另一條往下的路(第二次走錯)五叉路到店仔地這段於石空古道中算是稍微比較陡,店仔地之後依序經過的青潭、榕嶺土地公、榕嶺就變的平緩
剛提到榕嶺土地公的解說牌提及原本都是三塊石頭所搭建。找了一下在金爐旁有個和頂坪溪福德祠非常相似的三塊石頭,懷疑應該就是原本的土地公吧?
如仔細觀察今日沿途所經過的六座土地公,由重建後的建築外觀應該可分別為兩個時期。黃金嶺土地公廟、頂坪溪福德祠為近期重建。榕嶺舊土地公廟、及位於灣潭的福德廟、福德宮應屬同期。
到榕嶺時,已可以聽見外澳海邊的浪濤聲,表示我們即將抵達此行的終點外澳火車站了。
交通規劃
這次依舊是先搭乘火車到雙溪,然後預計搭F815到灣潭。車班資訊如下~- 自強號 272車次,08:29抵達雙溪火車站
- F815,去灣潭,搭08:40(這班次為假日加開班次)
要特別提醒,公車F815主要是提供當地居民交通服務,因此當地居民優先搭乘。另外,車上不准站立。如果沒座位時就不可上車。
以往來此搭乘F815時乘客都不多,所以不知有此限制。此行光當地居民就已經佔了全車2/3,加上其他山友後已無座位。最後只好找火車站前的小黃。去灣潭的小黃車資,包車要80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