錐麓古道

錐麓古道錐麓古道上的美景,令人佇足欣賞、留念
有次由花蓮騎機車到合歡山遊玩,在回花蓮途中,曾注意到有處太魯閣峽谷上方似乎有條路。不過,那時覺得在那麼高、那麼陡峭的山壁上怎麼可能有路。直到有次看到一篇介紹台灣日據時代的登山資料,才知道那條位於山壁上的山徑,是合歡越嶺古道的一部份。

趁者今年二二八連假,特別也去造訪這段古道-錐麓古道。路線採慈母橋進燕子口出。(錐麓古道行程規劃

早上八點多,由慈母橋進入。一開始是在走在河床,途中會經過一處非常白的大理石。早上八點多,太陽尚未完全射入山谷,就已經令人難以不注意到他…

慈母橋附近的大理石慈母橋附近的大理石

在穿過石縫、經過隧道、走過所謂急昇坡一公里後。高度慢慢攀升,只見慈母橋越變越小,中橫公路上的車流聲漸漸也變的遙遠,慢慢也聽不到了。此時,視野變的非常的好,也出現一小段斷崖的地形。中橫公路上的大型遊覽車,此時看來彷彿如火柴盒小汽車般。這樣的高度和地形,讓雙腳不由自主的退回山壁。腦海中只想到一句成語-一失足為千古恨 XD
錐麓古道要鑽過石頭縫

錐麓古道於錐麓古道俯瞰下方的中橫公路

錐麓古道錐麓古道俯瞰下方的立霧溪

沒多久,就經過一處高繞之處。在此也追上比我們早出發的隊伍。說真的,還蠻佩服帶這條路線的領隊。因為錐麓古道的地形相較下是比較危險,行進時都必須一前一後、而無法平行並排行走。隊伍很容易就拉長。另外,剛的上坡路段似乎也讓他們隊伍中體力較差的人開始脫隊。因此他們的隊伍拉的很長…不過,他們領隊還是很好心,在稍微較寬地方讓我們超越他們。
錐麓古道坍方,需要高繞路段

在這段路線中,會經過幾座鐵橋。其中一座鐵橋非常刺激。因為他是陡下然後有個角度轉向另一座鐵橋。這個鐵橋時因為是下階梯,當低者頭看腳下的自己的步伐時,很難不看到下方的萬丈深淵。我剛下完這段階梯時,只聽到後方有兩位女生直呼可怕,不敢走下來。
錐麓古道錐麓古道的山路,在石壁中

到此,也深深覺得太管處真的是太厲害了。當然,更佩服施工單位。如此險峻的地形,居然有辦法架設鋼索、鐵橋,讓當我們可以安全的行走。而且,在找資料時,看到以往的繩索,有過常見的棉繩、鐵鍊。現在卻是另一種。可見太管處也一直在提升沿途的設備。
錐麓古道錐麓古道國家級步道的用料也不同。不是一般的繩索

超越他們沒多久,就到了錐麓駐在所。嚴格的說起來,一直走到錐麓駐在所前,都沒有一塊空地可以供休息。這裡的駐在所和霞客羅古道上的駐在所都是日人所遺留,也都是和當年的理蕃有關。不過,想想離日人離開的時期尚未百年,但這些古道上駐在所卻絲毫不見當年的建築體(除了霞客羅古道上的白石駐在所,在台灣光復後變成白石派出所,所以現在還保留建築物),只剩下一些不起眼的基座。
錐麓駐在所錐麓駐在所到了錐麓駐在所,終於……有一塊可以坐下來休息、吃點東西的空地

錐麓駐在所往斷崖駐在所,這段路算是寬敞好走。沿途會看到不少坡坎以及落櫻,除此,途中還會經過一處很大塊岩壁的山頭,當時天氣非常的好,岩壁在藍天白雲下非常有的氣勢。事後查了一下地圖,應該是大斷崖山吧!此處,也可以遠眺錐路古道的精華段錐麓斷崖。斷崖上因光線角度差異,明顯的看得出有一條凹進去的山徑。彷彿古道是掛在光禿的錐麓斷崖上…
錐麓古道查了地圖,應該是大斷崖吧(1668m)

錐麓古道遠眺精華段的錐麓斷崖,此段長度約500公尺

若不是看了沿途解說牌的介紹,真的很難想像,這條道路如何開鑿出來的。大正3年(1914年),日本人發動太魯閣戰役,為攻打太魯閣族,因此開啟了錐麓古道的前身。當初,日本人強迫太魯閣族人從懸崖上垂降去開鑿出此段道路。如此危險的工程,想必讓太魯閣族人不少死傷吧。

斷崖駐在所的腹地比錐麓駐在所稍大,並有一座花蓮港廳巡查班長持館代五郎紀念碑。查了一下,原來這位班長當時是因為遭原住民襲殺而亡。
錐麓古道-斷崖駐在所錐麓古道-斷崖駐在所

錐麓古道-花蓮港廳巡查班長持館代五郎紀念碑錐麓古道-花蓮港廳巡查班長持館代五郎紀念碑

一離開斷崖駐在所馬上就是500公尺的精華段-錐麓斷崖。在此處視線不會受到樹林的影響,往腳下看是立霧溪所切割出來的太魯閣峽谷。這樣的高度(據說和台北101一樣高)往下看真的只能用驚心動魄來形容,特別是對於有懼高症的我來講…
錐麓斷崖往前一步走,可以馬上下山 XD

錐麓斷崖錐麓斷崖

因此,我只能貼者山壁、看者山壁往前走,無法欣賞美麗的太魯閣峽谷。直到錐麓斷崖位於中間的山洞才能稍微喘口氣、拍些照片。也因此居然沒注意到在山洞中地藏王像。
錐麓古道可惜…只顧者在山洞裡恢復心情,卻忘了此處山壁上的地藏王菩薩

非常幸運的,過了斷崖後才遇到由燕子口方向上來的遊客。否則,在那麼狹小的古道上會車,似乎有點刺激。
錐麓斷崖由錐麓斷崖往下望,下方的道路看來非常遙遠…

過了錐麓斷崖,開始變成了下坡。在經過巴達岡二號橋,很快的就到了巴達岡駐在所遺跡。走在巴達岡二號吊橋,不妨稍微慢慢走。橋下有條溪流,在不顯眼處有個小瀑布。若不是因為吊橋太晃以及瀑布處太暗,否則真想拍張照片留念。
巴達岡二號橋吊橋巴達岡二號橋吊橋

在巴達岡駐在所可以很明顯的看到以前房舍的基座,並且感受到規模比前面兩個駐在所大。且,不像另外兩個駐在所,若不是依循解說牌的地圖按圖索駿,才能發現遺留的基座。此處很明顯的可以看出曾有房舍。不過,和解說牌上所描述的當時繁榮景象(提到設有番童教育所、宿泊所、甚至軍官俱樂部等空間)相比,卻也無法想像。離開巴達岡駐在所時,在最明顯的遺跡兩根柱子前拍張照片留作紀念。
巴達岡駐在所巴達岡駐在所

巴達岡駐在所石柱巴達岡駐在所石柱

之後的路全是下坡階梯。雖然陡卻比慈母橋那端好走。沒多久,就抵達錐麓吊橋了。此時,對岸的燕子口已經是滿滿的遊客。

不知是不是錐麓古道的風景太過吸引人?此次走來覺得很快就到了終點。由早上八點多開始走,10.5公里大概走了五個小時半。如果扣除因前方隊伍塞車,可能花不到五小時就可以走完。

這麼短的距離內,我們卻經過了三個駐在所、及陣亡紀念碑。可見當年原住民的反抗力量之大,讓急欲掌握控制權的日人,沿途投入如此大的兵力、警力於此,卻仍有不少傷亡…
錐麓古道-花蓮港廳巡查班長持館代五郎紀念碑錐麓古道-花蓮港廳巡查班長持館代五郎紀念碑…

整體來講,錐麓古道除了慈母橋和燕子口兩端的坡度變化比較大。中間路線的坡度變化很小(不知是不是和軍事用途有關?新竹霞客羅古道的坡度變化也不大)。加上太管處維護得很好,只要沒有懼高症,其實算是蠻好走的一條古道。

參考資料

完整照片欣賞
錐麓古道完整照片欣賞

錐麓古道地圖、GPS軌跡圖

此行錐麓古道的GPS記錄,可參考下面地圖

檢視較大的地圖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