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北插天山-第三次之行(行經多涯山)

圖片
由於 第二次的北插天山之行 沒有登頂成功,因此又再度興起第三次的慾望。為了這次,還特別去買了蜘蛛爐(畢竟沿途太多水源,有充足的水源可以泡茶、聊天)。跟同事約好,大概六點多由小烏來第三登山口出發。今天的天氣不錯,因此斷續都有遇到其他山友,就在拍完菱形奴草後,就被幾個健腳行的山友給趕了過去。到了與滿月圓交叉處,更是讓人感到這北插天山真的是挺熱門的! 往多涯山的路上,依舊人煙罕至~不過,今天的山路跟上週比起來好多了,比較沒有那麼濕滑!大約兩小時半後,達到路上最後一個比較大的水源地,於是就開始泡茶聊天。一陣八卦後,重新出發。山頂上的強大風勢,已經藉由樹葉的沙沙聲音傳達到還在山腰的我們。沒多久,就抵達上週的折返處,果真,上去之後就開始進入稜線。今天風勢之大,讓人覺得似乎是颱風來襲 ,在這樣強烈的風勢下,稜線上的山毛櫸,大多為光禿的樹幹~還留有樹葉根本就所剩無幾…路徑上可說是滿地的枯黃落葉。只有少數的山毛櫸還有金黃色的樹葉留在樹上~ 果然,這條路線的視野比北插天山傳統路線好太多了,無論是往樂佩山方向看變色的山毛櫸或挑望台北盆地,景色真的是好極了!穿過箭竹就抵達山頂,山頂上那將近360度的好視野(只有北插天山那方向被擋住),更是令人感動~今天的好天氣,讓台北盆地也清晰可見(可惜的是,台北的空氣不好,灰濛濛的,因此一些地標無法清楚的辨識),石門水庫,更是清楚可見。不過南方的山系,由於雲層的關係,無法讓我眺望到大壩尖山~ 山頂上的風勢之大,連在雪山時都不怕冷的小華,都覺得吹的很不舒服。此時也慢慢開始起雲…由於風勢很大,雲霧以非常快的速度穿過山頭,讓我有種彷彿在飛的錯覺…拍完照後,開始朝就在旁邊的北插天山邁進。抵達北插天山時,山頂已經完全被雲霧所籠罩,毫無視野可言…不過,今天在山頂上的人潮,還真的不少!有帶爐具的山友都跟我一樣,開火準備午餐嘍~ 最後由於同行者的腳出了些狀況,導致行進速度無法拉快,因此本次再度走夜路下山(哈,第二次摸黑,可能比較習慣了,且這次是第三次走這條路,所以沒第一次那樣那麼緊張),回到停車處時,已經七點半後~這兩次摸黑出山的經驗,我只能說,北插天山登山口附近的光害不嚴重,每次都可以看到滿天的星斗,真是非常的漂亮!且,這次摸黑下山時,居然還可以看到台北101(實在太好辨識了,就一根直挺挺的柱子) 附註:如果您是要登北插天山,在網路上找資料時剛好看到這篇文章,我勸您,...

北插天山之行-第二次,經由多涯山

圖片
上次攀登北插天山時 ,由於不夠冷,因此並沒有見到傳說中火紅的山毛櫸,於是一直想找時間再去一次。終於在11/05可以成行。有鑑於上次的經驗,因此這次提早出發,開始攀登時,居然還不到六點(不過,在開車往登山口的路上,已經在小烏來的第一登山口看到停好的轎車),沿途也沒花太多時間再拍攝上,把時間留給後面的行程! 由於不想跟傳統路線的1.5K登頂路線硬碰硬,所以這次的路線,參考 蕭郎 的 路線,先到多崖山… 在到北插天山。可能由於太早了,去程上,沿途都沒遇到人。且,不知是不是進入深秋的關係,風勢明顯的比上一次強很多(特別是到了多崖山附近時,風聲更大~)。過了與滿月圓交接的十字路口後,往多崖山的路上,蕨類很多,我想,多少跟這條路比較潮濕有關吧…除了蕨類多,水源更是多,至少經過三四處溪流。走了約三小時, 終於要開始進入稜線了,卻沒想到,老婆的鞋子出了狀況。右腳的鞋底,居然完全脫膠,整個掉了下來,經過思考後,由於當天路況不好(前幾天有下雨,路面一般多為潮濕,有的地方甚至為泥巴地),沒有鞋底,很難出力,加上開始起霧,不知天候是否適合繼續攀登,所以最後決定原路折返。 原以為,由於前幾天的連續雨天,來爬北插天山的人應該不多,沒想到,在回到滿月圓和小烏來這兩條路線的交接處,還看到不少人,有的甚至是由北插天山的方向往滿月圓下山(此時才十一點半左右)。原想由賀威神木那條路線下山,但依舊考慮到老婆的鞋子狀況,因此最後還是決定不繞過去,循最短的原路回去。 就在快回到賀威前峰時,看到有四位老兄,緊貼者地面在拍照,一時興起,詢問了一下,才知道,他們來這不是為了爬山,是為了觀察植物,此時,他們正在拍攝一種台灣特有且稀少的植物--菱形奴草。 若不是剛好看到他們再拍攝,說真的,那麼小的菱形奴草,在行進時還真的不易看到。據他們表示,他開花期是在十月左右,平常更不易看出!這菱形奴草還沒開花的,感覺很像縮小比例的竹筍,挺可愛的。聽說這菱形奴草,非常的珍貴,台灣也只有南投蓮花池有比較多的聚集,其他地方,似乎都沒其蹤跡!這次,雖然沒登頂,但看到這麼稀有的植物,也算是值回票價了! 還好是折返了,因為回到登山口時,老婆的另一隻鞋的鞋底,居然也拖膠掉了下來…不過,此時登山口的天氣卻是非常的好,好倒令人感到有點遺憾(沒攻頂),但是在看一下北插天山的山頂,卻是被厚厚的雲層所籠罩者… PS:事後查了網路上當天的登山資料,似乎山頂...

北插天山-第一次之行

圖片
聽說北插天山的秋天,會在山毛櫸的裝飾下呈現漂亮的紅色山頭。於是就在10/07,就約了朋友一起去瞧瞧。(當中有位,之前一直找他出來一起拍照,沒想到,他第一次跟我一起去爬山拍照,就遇到這麼硬的山) 原本就聽說這中級山的北插天山,是很多人去百岳前的練習場,但看了些資料後,覺得除了路途比較長一些,看來也還好。因此,在出發前,先把相關地圖、waypoint輸入到PDA,利用GPS來指引方向。 三個人,邊照相邊晃,到水源地時也才走不到兩個小時,看看GPS的路程,發現此時我們應該走了全部路程約一半了,因此就在水源地摸了很久… (事後發現真是浪費太多時間),到塔開神木時,也是混了不少時間。抵達木屋遺址時,已經摸到了十一點半左右! 看者登頂之路的指標,說到山頂還有1.5KM,依照我的想法,應該是一個小時左右可以抵達。沒想到,這陡上的山路,只有一些有稍微平緩之處…最後只好把相機收回攝影包內,以便行走。接者,將近垂直,要手腳並用的路段也逐一出現,側背的攝影背包由於會晃來晃去,開始壓迫我的肩膀,讓肩膀開始酸痛,漸漸影響到體力。想說到底離山頂多遠,拿出GPS瞧瞧,沒想到,看者GPS的軌跡,打擊更大,因為,走了一個小時,水平的前進距離,居然只是前進幾百公尺…此時慢慢也有下山的山友,只好問問狀況。沒想到,每個回應都是至少還有一個小時的路程(甚至有位老兄,看我們背者攝影器材,還勸說由於山毛櫸還沒紅,乾脆下山算了)。 最後,終於破出樹林,看到一個山頭,想說目的終於在前方,精神為之一振。沒想到,此處只是北插天山前的一個山頭,真正的北插天山,還處在遙望的階段。最後大夥打起精神,終於在一點半抵達山頂。 休息半個小時後,原本想說下山應該可以比較快吧,沒想到,最後還是花了90分鐘才回到木屋遺址。此時,由於在離開山頂時,忘了先打開GPS,此時在樹林內已經無法定到位,加上有岔路,所以三人就在『討論』之前到底是由哪條路上來的。此時剛好遇到在登山口時停車的山友,於是就跟他們,由賀威神木那條路一起下山。 行前有叫大家一定要帶手電筒(之前查了不少人的行程,都是在太陽快下山前才下山,因此特別交代要帶手電筒作為預備。)但是,總認為用不到,我們的腳程不可能那麼慢。沒想到,登頂的陡上陡下之路、加上身上的攝影器材(和不適合攀爬的背包),讓體力損耗不少,在加上之前浪費的時間,終於演變成要準備摸黑下山!此時,我所帶的水,也已耗盡,最後...

人面蜘蛛

圖片
 原本要趁太陽西下前趕往一個小山頭,拍攝日落西山的感覺...就當我由登山口開始走不到50公尺處,忽然看到前方有隻蜻蜓,剎時間忽然有個東西跳向蜻蜓…定眼一看,居然是隻大蜘蛛(人面蜘蛛)。該蜘蛛約有我手掌大小(八隻腳全張開時)…而他織的網,約在我腰部以下,但,正好在路中央,阻攔了我的去路。正在思考該如何時,該蜘蛛回到一定點,吸引了我的注意,仔細一看,居然…他正在處理獵物--金龜子。  我是沒親眼看過蜘蛛處理這麼大的獵物,於是,換上新買的105 mirco VR鏡頭 來記錄一下這眼前的情景。  拍攝許久後,眼看太陽已經慢慢沒入遠方山頭,心想沒時間在這磨姑了~只好狠下心破壞這阻擋去路的蜘蛛網。想說用芒草葉去戳應該可以搞定(我不想讓我的腳架變的黏呼呼,只好找替代品),沒想到,芒草葉無法完成工作,反被黏在網上。再嘗試一次,又是一樣下場。只好換一根枯黃的芒草莖幹…用力一丟,沒想到...蜘蛛網只是被輕微的破壞,芒草莖幹最後還是被黏在蜘蛛網上了(難怪金龜子會遭遇毒手).... :(  最後,只好一邊唸唸有詞,跟蜘蛛對不起(畢竟,打攪到他的用餐),一方面還是不甘願的使用了我的腳架去破壞了蜘蛛網…為了讓我回程時,不要在遇到他,因此我刻意想要把他趕離山徑,但,神奇的是,該蜘蛛卻一直不離開  眼見,夕陽已經少了一半,只好繼續往前,看看是否還是可以拍個幾張。沒想到,走不到五公尺,又是一張大大的蜘蛛網,上面的人面蜘蛛,也跟剛的一樣大小…此時,心中只有一個念頭,放棄吧…因為前面的山徑中,可能還有更多張的網~~(在此山路,已經有兩次與蜘蛛網迎面相撞的經驗了....) 這張為金龜子的特寫。 似乎我的鏡頭靠的太近,他警覺到危險,就忽然改變成這樣的姿勢。不過,卻也嚇了我一跳,很怕跟剛剛看到蜻蜓時一樣,用跳的,跳到我的鏡頭上 最後,只好站在山徑上隨便拍個幾張,表示一下... :(

如何移除EXIF資訊

圖片
由於我最常看圖的軟體是 Irfan ,所以找了一下它是否有此功能。沒想到,他移除的EXIF的功能,是放在此(見圖),還真難找~

雨~終於停了

圖片
進入民國九十五年以來,似乎一直有鋒面讓大台北地區下者雨…這次的鋒面,至少讓台北維持了兩週以上那種令人不舒服的潮濕天氣(看新聞,有位大官說這次的雨是老天爺在懲罰某些人,呵呵)。 今天是雨停後的第一個週末假期,實在是受不了那種潮濕令人發霉的日子,於是等到太陽掛在東方後,決定去爬南港山系的繩索,順便趕緊操一操新買的登山鞋(嚴格說,應該是多功能鞋),讓他跟我的腳感情好一些,免得到時爬雪山時,跟腳鬧脾氣~不過,今天的經驗,發覺這種登山鞋似乎反而不適合台北郊山。站在雨後有點潮濕有點青苔的石階上,這種鞋底的抓地力不太行,有兩次還差點滑倒~ 爬爬山流流汗,真的是挺舒服的。這次去九五峰採 南港山攀岩步道 這文中的五號崖壁,說真格的,在這種雨後的天氣去攀爬繩索,非常不適合(為何我要爬呢?因為我不想爬階梯,特別是拇指山前那個陡峭的階梯)。上次爬二號崖壁時,也是在雨停後幾天,到中段以前,我都覺得挺好爬的,但是過了中段,很多地方的石頭和土都有點偏潮濕的,因此攀爬起來頗為吃力。因此,今天還是決定走五號崖壁,再回到稜線步道走樓梯(個人非常不喜歡爬山時走這種人工階梯,總覺得這樣根本就是在爬樓梯,不是爬山) 今天早上的天氣普普,空氣也普普(也不知是不是因為夏天的關係,連五色鳥的叫聲都明顯少了很多),因此視野不佳。視線過了新光大樓據這一帶,之後就是白濛濛的一片~不過,今天由勝利崗剛轉到稜線步道時卻看到一種從未看過的蟬 ,若不是聽到它的叫聲,還真猜不出是啥昆蟲(最近遇到好多沒見過怪蟲)。 Generated by Flickr Album M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