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尖石-李棟山古堡
多年前走霞喀羅古道途經幾個駐在所遺跡,慢慢的讓我瞭解日本殖民台灣時期是利用駐在所控制者山區。也才知道,往霞喀羅古道途中,在上宇老附近的李棟山上還有個日本軍警所建立的堡壘,目前還保存很好。
為何要強調保存很好呢?因為就我走過的霞喀羅古道、能高越嶺步道、錐麓古道、八通關古道上的駐在所,已都不見地上的建築了…
這次,趁者過年的元旦假期,就來造訪李棟山(李崠山)
李棟山古堡,因所處的位置與高度,在日據時代的理蕃歷史上有者很重要的地位。日本對於山區,原本也是採用清朝時期的作法,利用隘勇線作為區隔。隘勇線之外的,就是尚未掌握的地區(蕃界)。以獅仔頭山隘勇線登山步道為例,途中的防蕃古碑就描述者日警以武力擴張隘勇線以進入山區獲取樟腦。
以前看到日本人為了煉製樟腦不惜以武力強行進入當時所謂的番人領地,一直無法理解。難道驅蟲蚊蠅有這麼大的經濟價值,需要動用龐大的軍警力量?直到有次去角板山看了相關介紹才知道,當時樟腦的重要性在於軍事(1887年諾貝爾利用樟腦研製出了新式火藥)、另一個原因是樟腦為賽璐璐的可塑劑。
回頭說李棟山的歷史,山頂的古堡原是清朝李棟將軍來台撫蕃而建。到了1906年,佐久間左馬太繼任第五任台灣總督,進行「五年理蕃」計劃,以壓制北蕃、撫育南蕃的治理策略進行,前兩年以討伐「北蕃」為主。於是,開始擴張隘勇線……
這段期間,日本軍警於李棟山周遭發動了三次李棟山戰役,才將勢力深入山區、控制泰雅族
這次的路線,我們依舊由李棟山莊出發。上次來此,應該也快十年了(後來因為下雨折返),感覺上李棟山莊比記憶中稍稍頹杞了些…
過了李棟山莊,走在樹林中看到一些倒下的樹木。不知道是否為去年風災所造成?
遇到第一個岔路後,通往古堡的路分為兩條。一條是直上的山徑,另一條則是稍微好走、卻比較繞路的山路。
今年的冬天一直都不冷。今天天氣好,走起來就特別的熱…也因為天氣的關係,沿途的變色植物的顏色都不理想…
走者走者就到了達觀景台。此處的觀景台視野很好(位於山頂的李棟山古堡卻因周遭樹木視野反而不好),對面可見大霸尖山、武陵四秀等山頭。也就不難瞭解,為何此處的重要性了。
當時,此處為附近泰雅族各部落相聯接的制高點。並可俯看周遭的泰雅族部落。所以日軍警才在此處建立砲台。在北橫另一處制高點-上巴陵(當時因日軍駐守稱為砲臺山)、和李棟山形成犄角之勢。
如前所述,李棟山在當時軍事上的重要性。因此,在第三次李棟山戰役結束後,基於永久防備的考量、建置堅固的防衛線(當時此處定義為最危險的一級警備)改建李棟山監督所(1913/12/15)。以鐵線混泥土、紅磚改造。如果成效良好,後續規劃將西堡溪、屯諾富士羅灣制高點也永久化。
註:隘勇線依照蕃情分為三等,據點配置密度不同。一級警備為最危險區域,約每220公尺就會有一個據點。(每7.9公里有監督所)
改建後的李棟山監督所,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見的李棟山古堡。當1914平定太魯閣族後,日本軍警評估蕃情穩定,周遭的警備力才逐漸裁撤。
古堡建築介紹,引用如下…
也由於李棟山古堡的建築如此的堅固才得以保存至今,不像其他的駐在所只剩下遺跡…但,現在看來彷彿荒城、漸漸被植物所掩蓋。在侍從武官巡視「蕃界」的圖像裡面的照片看來(裡面有一張日本武官於李崠山堡壘前的合影),當時果真有堡壘的氣勢。
註:很奇怪,由舊照片中人物做比對,感覺當時的李棟山古堡的城牆似乎比較高(且,似乎有兩層)。應該不是照片中人物身材的問題吧?!
隨者山區被日人控制,作為防衛、警戒的隘勇線系統劃上句點。一些重要的據點,改制為我們在山上看見的駐在所(遺跡)。並開始建立警備道路,改善交通、獲取山林資源。以及移動部落。(如,內灣到上宇老的道路前身)
百年後,位於制高點上的古堡已無軍事用途,反而變成……
最後提一下,沿途解說牌是採用『尖石TAPUNG古堡』這名稱。Tapung,這詞的意思是這座山在冬天下雪的情況,層層積雪把樹枝都壓壞了。看到此解釋,後來於強烈寒流時刻意又走了一次李棟山想賞雪。結果卻是零度在山頂淋雨... XD
不過,當回到登山口時居然真的飄起了雪~但,下山時經過上宇老時,卻因為太多賞雪民眾上山,又亂停車,導致大塞車了…
為何要強調保存很好呢?因為就我走過的霞喀羅古道、能高越嶺步道、錐麓古道、八通關古道上的駐在所,已都不見地上的建築了…
這次,趁者過年的元旦假期,就來造訪李棟山(李崠山)
李棟山古堡,因所處的位置與高度,在日據時代的理蕃歷史上有者很重要的地位。日本對於山區,原本也是採用清朝時期的作法,利用隘勇線作為區隔。隘勇線之外的,就是尚未掌握的地區(蕃界)。以獅仔頭山隘勇線登山步道為例,途中的防蕃古碑就描述者日警以武力擴張隘勇線以進入山區獲取樟腦。
以前看到日本人為了煉製樟腦不惜以武力強行進入當時所謂的番人領地,一直無法理解。難道驅蟲蚊蠅有這麼大的經濟價值,需要動用龐大的軍警力量?直到有次去角板山看了相關介紹才知道,當時樟腦的重要性在於軍事(1887年諾貝爾利用樟腦研製出了新式火藥)、另一個原因是樟腦為賽璐璐的可塑劑。
回頭說李棟山的歷史,山頂的古堡原是清朝李棟將軍來台撫蕃而建。到了1906年,佐久間左馬太繼任第五任台灣總督,進行「五年理蕃」計劃,以壓制北蕃、撫育南蕃的治理策略進行,前兩年以討伐「北蕃」為主。於是,開始擴張隘勇線……
這段期間,日本軍警於李棟山周遭發動了三次李棟山戰役,才將勢力深入山區、控制泰雅族
- 1911,李棟山方面隘勇線前進。
- 攻佔李棟山,建置李棟山、太田山砲台。
- 開始經由新竹內灣、新店龜山發電所傳送高壓電到附近通電鐵條網(約83公里)
- 1912,馬里闊丸方面隘勇線前進(太田山事件)。
- 玉峰社頭目Batu Hebu趁颱風來襲,日警交通、通信中斷,內灣發電廠受損無法提供電網電力之際,向李棟山隘勇線反撲,攻陷太田山砲台。最後,受制於李棟山監督所砲火、及後續日警增援,無法奪回李棟山制高點。
- 建置馬美山、烏來山、馬石三處砲台
- 1913,基那吉方面討發
- 為控制大漢溪上游唯一尚未繳械、降服的泰雅族基那吉部落,在李棟山成立討伐警察隊司令部。(6/20)
- 警察廳由新竹、桃園方面進入,日本陸軍部隊由宜蘭進入。當時的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親自坐鎮李棟山指揮。
- 日軍勢力進入控溪。建立西堡溪、屯諾富士羅灣砲台,以火力控制附近部落。
這次的路線,我們依舊由李棟山莊出發。上次來此,應該也快十年了(後來因為下雨折返),感覺上李棟山莊比記憶中稍稍頹杞了些…
過了李棟山莊,走在樹林中看到一些倒下的樹木。不知道是否為去年風災所造成?
遇到第一個岔路後,通往古堡的路分為兩條。一條是直上的山徑,另一條則是稍微好走、卻比較繞路的山路。
今年的冬天一直都不冷。今天天氣好,走起來就特別的熱…也因為天氣的關係,沿途的變色植物的顏色都不理想…
走者走者就到了達觀景台。此處的觀景台視野很好(位於山頂的李棟山古堡卻因周遭樹木視野反而不好),對面可見大霸尖山、武陵四秀等山頭。也就不難瞭解,為何此處的重要性了。
當時,此處為附近泰雅族各部落相聯接的制高點。並可俯看周遭的泰雅族部落。所以日軍警才在此處建立砲台。在北橫另一處制高點-上巴陵(當時因日軍駐守稱為砲臺山)、和李棟山形成犄角之勢。
如前所述,李棟山在當時軍事上的重要性。因此,在第三次李棟山戰役結束後,基於永久防備的考量、建置堅固的防衛線(當時此處定義為最危險的一級警備)改建李棟山監督所(1913/12/15)。以鐵線混泥土、紅磚改造。如果成效良好,後續規劃將西堡溪、屯諾富士羅灣制高點也永久化。
註:隘勇線依照蕃情分為三等,據點配置密度不同。一級警備為最危險區域,約每220公尺就會有一個據點。(每7.9公里有監督所)
改建後的李棟山監督所,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見的李棟山古堡。當1914平定太魯閣族後,日本軍警評估蕃情穩定,周遭的警備力才逐漸裁撤。
古堡建築介紹,引用如下…
古堡的平面呈四邊形,東西兩側各設稜堡一座以利防禦,大門在西北側,門外設照壁一座,稜堡及四壁共有射口(槍眼)31個,西北壁根設有儲水槽,壁體下層為鐵絲混凝土夾土壁,厚達60公分,並有扶壁柱,上層則砌磚壁。大門門楣原有總督佐久間左馬太題字的「慎守其一」匾額,現已失竊。
也由於李棟山古堡的建築如此的堅固才得以保存至今,不像其他的駐在所只剩下遺跡…但,現在看來彷彿荒城、漸漸被植物所掩蓋。在侍從武官巡視「蕃界」的圖像裡面的照片看來(裡面有一張日本武官於李崠山堡壘前的合影),當時果真有堡壘的氣勢。
註:很奇怪,由舊照片中人物做比對,感覺當時的李棟山古堡的城牆似乎比較高(且,似乎有兩層)。應該不是照片中人物身材的問題吧?!
引用侍從武官巡視「蕃界」內的照片
隨者山區被日人控制,作為防衛、警戒的隘勇線系統劃上句點。一些重要的據點,改制為我們在山上看見的駐在所(遺跡)。並開始建立警備道路,改善交通、獲取山林資源。以及移動部落。(如,內灣到上宇老的道路前身)
百年後,位於制高點上的古堡已無軍事用途,反而變成……
最後提一下,沿途解說牌是採用『尖石TAPUNG古堡』這名稱。Tapung,這詞的意思是這座山在冬天下雪的情況,層層積雪把樹枝都壓壞了。看到此解釋,後來於強烈寒流時刻意又走了一次李棟山想賞雪。結果卻是零度在山頂淋雨... XD
不過,當回到登山口時居然真的飄起了雪~但,下山時經過上宇老時,卻因為太多賞雪民眾上山,又亂停車,導致大塞車了…
參考資料
- 五年理蕃計畫
- 侍從武官巡視「蕃界」的圖像 |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 臺灣歷史檔案資源網
- 能高越嶺道認識步道全國步道系統 | 台灣山林悠遊網
- 李棟山事件的火藥庫──日治時期,國家與泰雅族馬武督部落的土地流動
- 林一宏王惠君《從隘勇線到駐在所——日治時期李崠山地區理蕃設施之變遷》,中研院台史所,臺灣史研究 2007年
-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全球資訊網-尖石TAPUNG古堡
留言